就VIVO和OPPO營銷策略優勢比較
核心提示:兩大品牌其背后的營銷策略可以說是各大手機品牌的學習對象,希望能對激烈競爭的消費品行業開拓全國市場有所啟發,也開啟我們對于頂級競爭戰略的追問和前沿商業生態的探索。
OPPO和VIVO兩大手機品牌正是依靠于背后強大的營銷策略才能夠在智能手機市場的逐漸飽和,“互聯網手機”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位置。兩大品牌其背后的營銷策略可以說是各大手機品牌的學習對象,希望能對激烈競爭的消費品行業開拓全國市場有所啟發,也開啟我們對于頂級競爭戰略的追問和前沿商業生態的探索。
品牌認知定位
四線城市有接近60%的消費者認為OPPO和VIVO是國外品牌,其中30%又認為是韓國品牌。在馬來西亞市場的調研中,超過一半人認為OPPO是韓國品牌,與之相反的是幾乎90%的消費者給華為打下中國品牌標簽。消費者普遍認知——OPPO和VIVO兩者有一個老板(最初都為步步高段永平旗下品牌)、同樣高質量、拍照音樂各有所長。
技術層面
在技術層面,OPPO和VIVO被認為是技術的集成者,但是在某調研機構中出來的數據卻是與此相反的。認為之所以買OPPO是因為蘋果和華為都在仿OPPO,技術都是OPPO自主研發的;OPPO的很多專利蘋果都是沒有的,比如快速充電專利;OPPO只用全世界完美的技術,而華為為了國產化用的技術不是較領先的等等。以上略帶偏見的認知,顯示出OPPO和VIVO對渠道商家完美的技術營銷逆轉了核心技術缺失的短板。
關于性價比
在某機構市場的調研中,幾乎所有的手機銷售人員都認為OPPO和VIVO的性價比極高,同樣價位的手機里OPPO和VIVO是迫切的,而且質量問題較少等等。同時OPPO和VIVO已經把“專賣店模式”成功塑造成高質量產品的專業銷售模式,代表著最新趨勢。在這些核心的分析發現里都是些表面的數據呈現,但是已經足夠清晰的呈現出了OPPO和VIVO陣營的強勢崛起,這個崛起不是僅僅是價格戰那么簡單,而是營銷、品牌、技術、性價比的全面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