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廣告時代的終結
身為一名網絡作家,我必須得承認:我一向屏蔽廣告。這不是最近才養成的習慣,從我很小的時候開始,任何媒體上的廣告只要我可以屏蔽我一定會屏蔽。在中學的時候,為了跳過電視廣告,我買了第一代的TiVo(數字錄像機),當然我媽媽替我支付了大部分的購買費用。但是在瀏覽視頻的時候我還是能看到討人厭的廣告,所以有一段時間我只看C-SPAN和PBS。
現在,我在瀏覽器上安裝了全面的插件阻止廣告和其他所有已知的跟蹤軟件。然而,不盡如人意的是這些插件只存在于桌面瀏覽器,而我的iPad上至今還沒有相同功能的屏蔽插件。
現狀似乎差強人意。在所有的互聯網用戶中,有一小部分極為偏執的人寧愿自己用JavaScript寫屏蔽廣告的程序也要隨心所欲的上自己的網。我便是其中之一。出版商對此偏執行為只能持自由放任的態度,因為他們意識到想要強迫這些程序員在網上看廣告是一個不現實的想法,注定要失敗。
此種平衡的打破似乎在突然之間又讓廣告屏蔽成為了一個熱門新聞。越來越多的互聯網用戶開始使用Ghostery等工具屏蔽廣告和其他的營銷跟蹤軟件。在2013年之前,廣告屏蔽軟件一直增速緩慢且平穩,但2013年是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后廣告屏蔽軟件的增長突飛猛進。在最近的三年里,習慣屏蔽廣告的互聯網用戶從4000萬人次急速膨脹到了今天的2億多人次。
另外,一個熱門的廣告屏蔽插件AdBlock Plus在德國與當地廣播公司對簿公堂時,打了一場極其漂亮的勝仗,讓公司的運行更加理直氣壯。
內容提供商依靠廣告的收入來維持網站上源源不斷的內容更新。但是很明顯絕大多數的讀者開始反感這種特殊的利潤獲取方式,同時還要求獲得更好的閱讀體驗。除了朝著這些出版商歇斯底里地呵斥“小偷!”,我們必須找到其他的新途徑他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否則未來的線上媒體將成為過去的記憶。
廣告帶來的問題
消費者理當對廣告業保持警惕,因為廣告行業爆炸式的發展早已超出了可控范圍??髦Z頓,Wired上的一名作家,最近一份近乎自白的文章中寫道,網絡媒體不斷地把越來越多的瀏覽跟蹤器和其他與廣告有關的JavaScript腳本添加到他們的網頁中,試圖壓榨每一分的利潤。
然而這早已不是單純的快速膨脹了。在有些媒體網站上,Ghostery提醒我僅在一個網頁上就攔截了50多個跟蹤器。即便是有著十分先進的處理器和高度優化的JavaScript引擎比如Chakra和SpiderMonkey,這一個數量的跟蹤器也是令人難以想象。
我們知道如果網頁加載過慢就會流失讀者。然而,當我們在設計網站時為了盡可能多的榨取利潤卻完全忽視了這一個事實(并且是常識?。?。
如果網頁性能是目前在線廣告模式唯一存在的阻礙,那么我們或許可以克服這個問題。廣告技術公司已然迫于形勢不得不重新編寫格外高效的代碼,在嵌入了滿滿廣告的條件下提高網頁加載速度達到多數人要求的性能。如果我們可以簡化瀏覽器跟蹤代碼并統一這些代碼,毫無疑問網頁加載緩慢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
然而,網頁性能并不是導致數百萬的網民尋求廣告屏蔽插件的主要原因,更關鍵問題的是用戶的隱私被用來市場營銷。網上有成千上百中不同的跟蹤器,這些跟蹤器之間互相合作共享讀者的隱私以達到利潤極大化。當用戶們逐漸理解這些跟蹤器的用途后,他們開始尋求新的保護方式并且決意反擊。
坦率地講,重新定位這些新措施讓人不禁毛骨悚然。沒人希望在瀏覽網頁的時候不斷被相同的產品廣告騷擾,仿佛互聯網在對我們進行圍捕追殺逼迫我們購買廣告中的產品一樣。讓我們的讀者充滿對互聯網廣告行為的恐懼并不意味著他們會不斷地容忍這些廣告行為,讓鬼去享受這種荒謬瘋狂的廣告吧!
免費內容的代價
當今時代所設計的廣告就是一個大問題。更不幸的是,這個問題一直難以解決因為它有存在的基礎,至少在利潤上足夠吸引人。在美國去年一年之中用戶的在線媒體支出可達510億美元,由此可見在未來廣告業的發展只會更加瘋狂。
這是一筆巨額利潤,因此出版商們也越來越關注廣告屏蔽行為日益普遍這一現象。但是,這里有一個值得注意的關鍵點:出版商從每個互聯網用戶身上獲得的平均利潤十分有限??紤]到全美所有網民的數量,每個用戶的廣告年支出大約為170美元。
平均下來的話也就是14.17美元一個月。換句話說,我們完全可以用付費訂閱取代整個廣告行業。無論是在我們的網絡賬單亦或是手機服務賬單上,只要互聯網訂閱費用提高10-20%就足以彌補14.17美元的差距。再進一步,這個費用其實還可以再少一點,因為我們只需要彌補出版商的廣告收益就可以了,而不是填補整個已有廣告行業的費用——因為到那時候根本就不存在廣告這一行業了。
這讓我著實感到震驚,我不禁思考為什么在廣告和隱私這個問題上從來沒有半點的道德困境呢!為了這些瀏覽記錄跟蹤和對我們隱私的侵犯(更不用說網頁加載的性能),在看似免費的表象之下,我們幾乎沒有為自己省下一毛錢!最終我忽然意識到,??!原來是消費者喜歡免費的事物!但是想要免費內容就必須付出其他的代價。
大規模廣告時代的終結
當下,人們有兩條路可以選擇。其一,媒體出版商共同合作創造一個基礎的訂閱套餐,在這個訂閱套餐里禁止一切廣告和跟蹤器,為讀者營造舒適的閱讀體驗。雖然這個有點不妥,但這個措施和已有的有線電視頻道節目確有異曲同工之處。
這種模式帶來的一大問題在于,很顯然當前發展成熟的媒體公司會成為極大的受益者,而初創公司的處境就有點困難,甚至還會打擊該領域的創新積極性。然而無論如何,我們現有的廣告模式也沒有好到哪里去。新媒體初創公司可能會發現當他們沒有強大的觀眾基礎時很難獲得可觀利潤,因為廣告收益的增長與讀者數量息息相關。所以你看,不管是哪種模式,相同的問題始終存在。
另外一個可選的方案是從根本上重新思考互聯網上的廣告管理機制。出版商擁有絕對的控制權,他們在與讀者直接溝通的同時,也決定著什么樣的跟蹤器可以被設置到他們的網站上。他們的手中掌握著倡導創建一個注重隱私和簡潔化廣告模式的主導權。在此改革之下的廣告收益將如何我們無法預知,但是肯定會最終限制解決方案的力度。
當然還有其他為閱讀內容支付費用的辦法。有一個解決辦法是讀者自愿小額支付所讀的內容,不過我對此并不抱太大希望。通過點擊一個鏈接給作者支付小費不僅讓單純的網頁瀏覽變得麻煩,也會帶來難以想象的內容激勵機制,但是這些問題通過訂閱費卻可以獲得更好的解決。但是比特幣的出現或許會讓這一方案變得更有可能,而我個人則依然對此方案不抱期望。
廣告在互聯網上已經不斷發展成為極度惱人的存在,消費者似乎也已經準備好與之展開不懈的斗爭,決意采取一切措施改善上網環境,比如安裝廣告屏蔽插件。然而,真正的解決之路不是不斷升級與我們讀者之間的戰爭,而是尋找一種能夠讓所有人都感到滿意的新模式。
更多精彩互動 請關注易播網微信公眾號
來源:TechCrunch